合肥记,安徽博物院(下)

2024-07-27 92 0

徽州古建筑展

古徽州一府六县,境内山清水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内涵丰富,极具特色的徽文化。根植于徽文化的徽州古建筑时我国民间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徽州古建筑的营造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遵循天地造化,顺应自然生态,其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空间规划结构严谨,建筑构件雕镂精湛,尤以民居、祠堂、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徽州古建筑以其粉墙黛瓦、高脊飞檐、层楼叠院、曲径回廊、亭台水榭等景观,构建起古徽州别样的“画里乡村”,描绘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优美画卷,使得人们驻足徽州古建筑之中,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游春图人物门罩砖雕(清)

整幅门罩由 78 块砖雕组成,图案主次分明,纹饰内涵寓意丰富。以几何纹为地,自上而不可分七层,最上层饰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儒雅高洁之意;第二层中间为“渔、樵、耕、读”图案;第三层雕刻瓜上枝叶缠绕,蝴蝶花丛展翅,寓意 “绵绵瓜瓞”,象征子孙繁茂:第四层为 “暗八仙”、仙桃、金钱、万字纹等纹饰,有长寿吉祥之意;第五层为门罩主题图案 “游春图”,以镂雕、浮雕等技法表现游春踏青、休闲娱乐场景,山石树木、小桥流水、宝塔亭阁,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形成了 “人大于山”的艺术效果;第六层雕饰石榴、荔枝、鱼蟹、蝈蝈、元宝、水仙、并蒂莲等吉祥纹样;底部为太狮少狮图案。

把徽派古建筑搬进了博物馆~

厅堂正中悬挂着一幅山水画,画的左右两边挂着一幅对联:“阳葩熙春寒松负雪,沧河镜渌碧海调风。”这幅对联显示了主人追求高洁淡雅的生活。客厅堂前的案桌上,正中摆放着鸣钟,东边放着个花瓶,西边放着面镜子。这就是徽州厅堂陈设中常见的“东瓶西镜”,取其谐音:终身平静。古徽州人大多是外出为官经商,他们内心里希望家人在外能风平浪静,平安康泰,表现了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

祠堂

“追远溯本,莫重于祠”。祠堂作为徽州村落中的核心建筑,是家族祭祖和议事、教化的场所。南宋朱熹《文公家礼》构建了宗族祠堂规模与制度的雏形。明嘉靖年间(1522-1566),朝廷允许了民间联宗立庙,徽州祠堂开始兴盛。徽州祠堂多位于村落中轴线,建筑风格庄重威严,以三进五凤楼式砖木结构为主,仪门、享堂、寝殿层次清晰,职责分明。祠堂构架硕大雄伟,布架规则一致,建筑构件多为“徽州三雕”精品,大气繁复却不失朴素自然。这些气势恢宏、装饰精美的祠堂承载了宗族文化的内涵,体现了徽派建筑艺术之美。它们既是徽州宗族与社会繁荣发展的缩影,又是徽州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

唐桂芳夫妇容像(明)

容像即肖像画。徽州容像多为晚辈为年迈父母或逝去先人所绘,以便祭祀、瞻仰之用。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徽州容像多为坐像,以单人构图最为常见。人物表情细腻传神,脸部造型尤佳。部分画作书像赞,以赞扬祖先德行,激励后学。此容像系男女像各1幅。图右上角分别有黄宾虹篆书题跋:“唐白云先生像(唐白云先生配全夫人像),槐塘唐氏宗祠旧藏,后学黄质敬题。”男像画心上端抄录《南雄路儒学正白云先生唐公桂芳行状)。唐桂芳(1308-1381) 字仲实,号白云,学者称“白云先生”。歙县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文学家。

《新安徐氏统宗祠录》统宗祠全图(清)

“太子少保”匾(清)

匾书“钦授工部尚书曹振镛加衔太子少保 大清嘉庆十二年四月”。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歙县雄村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历任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豆兼上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师,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嘉庆十一年(1806) 任工部尚书,加宫进爵,家族引以为荣。

叉手(明)

源于古代建筑“木骨泥脑”中的斜梁(今称人字木),唐宋建筑多用于脊柃下,功能是承檐脊荷重和固定柃条,后期建筑中逐渐弃用。但徽州明清建筑中仍常用此件,且多作圆雕奔浪、卷云图案,效果生动。

鸟兽花卉小月粱(清)

徽州工匠多将梁木设计成弧形,因状如弯月,故名月梁,其中较为粗短又称 “冬瓜梁”。此梁木既可承受更多压力,又极具视觉观赏性,故其成为徽州建筑梁的主要样式。此月梁雕刻“麒麟喜鹊”图案,寓意天下皆春,福瑞将至,反映出徽州建筑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戏台特色 —— 藻井

藻井是徽州古戏台的一大特色,清中期以后,戏台天花中央处均有圆形藻井。藻井一般分为三层,逐层内收至顶部,剖面似倒置的喇叭形,不仅能增强装饰性,更能起到吸音、共鸣的作用,提升演员唱腔的美感,使声音悠扬回荡。

祠堂空间布局

除少数家庙和祠堂外,多数祠堂为三进五凤楼砖木结构。三进一般指祠堂的三大主图空间 —— 仪门、享堂、寝殿。五凤楼是祠堂大门的屋顶装饰,五对檐角,两两对称,飞檐翘角,似凤鸟展翅,取“有凤来仪”和“五凤朝天”之意。

祠堂的三进布局

牌坊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纪念性建筑,在古徽州,牌坊深受程朱理学的浸染,与徽州三雕的艺术形式结合,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社会、历史内涵。明清两朝不仅是徽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亦是徽州地区牌坊兴建的鼎盛期。明代徽州牌坊形制多柱不冲天,风格简朴大方,装饰多采用浮雕或单层浅圆雕,强调造型对称,讲究装饰趣味;清代则多冲天柱式,风格较细腻繁复,愈加精雕细刻。有着“牌坊之乡”美称的徽州,曾有过一千余座牌坊,今尚存一百多座,一座座恢宏壮观的牌坊于古村落间层叠错落,巍然屹立,成为徽州地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表面建筑艺术之外,也体现着徽州人崇儒尚理的道德观念。

双狮撑拱(清)

双狮构图巧妙,采用圆雕、透雕等技法,雕刻了雄狮滚动绣球,雌狮呵护幼狮,侧面相对,意为太狮少狮,寓意高官辈出。狮尾一对蝙蝠,寓意“双福”。徽州三雕中均有狮子形象,常用建筑图案及谐音表达人
们的精神诉求。

儒家伦理

徽州人崇儒重理,三雕艺术与生俱来烙印着儒家文化的印迹,如忠孝节义主题中的二十四孝、杨家将、九世忠臣、乌鸦反哺等,中庸主题中的百忍等,展示和宣扬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凸显了徽州人以儒家伦理教化后人的理念。

人物雀替(清)

徽商奔走于江湖行旅,或对酒当歌,或锱铢计较,这些生活场景为徽州民间艺人所采撷。两件雀替雕刻的人物构图对称,动作夸张,形象生动。

2号:画眉夫妻砖雕(清)女子在庭院梳妆,头戴方巾的男子认真给妻子画眉,送茶的侍者回避不及而却步。这是汉代张敞为妻子画眉的典故,表现了温馨美满的夫妻之情。

3号:园景图砖雕(清)图中两层门楼,衬以山石花草,门扇紧闭,围墙漏窗对称,一侧墙外有梧桐树一株,一侧院内红杏出墙,景物恬静而富有生机。

4号:老人教化图砖雕(清)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颁布《教民榜文》,乡里由老人受理户籍、田土案件,把民事纠纷消弭在基层。图中老人正书写榜文,绅士劝谕少年去申明亭听老人宣讲圣谕。

客到徽州图砖雕(清)

图案雕刻了远客骑马来访,路边问询孩童,童子指认门厅;宅第中楼上楼下吟诗朗朗,亭内一雅士抚琴弹奏,琴声悠扬。两幅画面刻画的徽州建筑与人文环境相得益彰,表现出了古徽州日常的社会生活状态。

木雕人物窗栏板(清)

窗栏板主题图案为徽州乡里常见人文景象,右侧亭台中四人高谈阔论,临近建筑门口中的孩童伸出半个身段,似在寻觅玩伴;左侧院落大门口处,老妪喜笑颜开,摆手欢送客人,院落右上一老人肩扛农具,行走在石道上。整个面面安宁、和谐,表现出徽州安定、平和的社会环境。

暗八仙

八仙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明代文学家吴元泰在《东游记》中排定了八仙顺序,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由于皆为凡人得道成仙,所以个性与百姓接近。八位神仙分别手持葫芦、团扇、鱼鼓、宝剑、莲花、花篮、横笛、阴阳板八种法器,以法器暗指仙人,所以又称暗八仙,它们与八仙具有同样的吉祥寓意,代表了中国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鳌鱼脊饰(清)

科举时代的殿试发榜,头名状元一般站在宫殿石阶上刻有鳌鱼的地方,迎接放榜,因此高中状元又称为独占鳌头。这种脊饰既有传统吻兽防火避灾的功能,又蕴含期望子孙科举荣登榜首的社会心理。

百子图

又称百子嬉春图。“百”含有大或者无穷的意思,“百子”指儿子多,《诗经•大雅•思齐》有言“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诗诂训传》曰“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意指周文王子孙众多。古代中国,上至皇家贵胄,下至平民百姓,皆希望子孙越多越好,所以在喜庆之日都会使用此类题材。古建筑中常见百子图题材,寓意家族多子多孙,子孙昌盛,延续万代。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造物的追求。古人运用巧思善工,因材施艺,并将思想境界、文化理念融入器物制造中,达到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安徽襟江带淮,自古人文昌盛、经济繁荣,文物资源丰富。馆藏古代工艺品种类繁多。它们或璀璨夺目、 千文万华,或古朴庄重、温润优雅,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彩。为此,我们穿越干年历史长河,撷取馆藏文物珍品,于方寸之地,再现其精妙至美。希冀观者在欣赏文物独特造型、华美纹饰、绚丽色彩的同时,领略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时代风格和审美情趣,一窥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感受中华文明的经典与传承。

束绢形青玉饰(春秋,1955年寿县蔡昭侯墓出土)

青铜跪跽俑(春秋,1965年屯溪弈棋土墩墓出土)

人俑双膝跪地,双臂高举,掌心向前,作跪拜之姿。以青铜铸成,内中空,面部眉眼口鼻皆清哳,双耳各有一穿孔,头顶表现出高耸的发髻,上有一长条形或三角形穿孔,推测此种人俑可能是某种大型器物的附属构件,穿系固定在一件或多件器物上,在进行重大礼仪活动时使用,是研究先秦时期祭祀等礼仪活动的重要实物遗存。

跪拜礼原是商朝统治阶级的传统礼仪,用于供奉祖先、祭祀神天.宾主相见等场合;周人将其完善规范,形成了系统的礼仪制度。《周礼》把跪与其他肢体动作结合所形成的礼仪动作称为“拜”,规定凡拜必跪,并将“拜”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九种。稽首是拜礼中最恭敬的礼节,通常是臣子拜见君父、祭祀神灵祖先、晚辈拜见长辈之礼,动作为:双膝跪地,拱手下至膝前地上,头也缓缓叩至地上,投在地需稍作停留。

描金彩绘云气纹朱雀攫蛇漆豆(战国,2003年天长市安乐镇出土)

越窑青釉荷叶口碗(唐,1974年肥西县肥光公社出土)

兽面纹玉卣(南宋,1952年休宁县朱晞颜夫妇墓出土)

葵花形金盏(南宋,1952年休宁县朱晞颜夫妇墓出土)

玛瑙洗(南宋,1952年休宁县朱晞颜夫妇墓出土)

博物馆的定点免费讲解

金釦玛瑙碗(北宋)

1972 年来安县相官公社出土,圆形大敞口,橙黄色、局部有暗红色斑纹,碗壁厚仅0.2厘米,于半透明中朦胧地显露出玛瑙的自然纹理。口沿镶嵌一圈金边,即“金釦”,与宋代碗盘等瓷器边沿留有“芒口”而镶金银的习惯相同,是宋代比较流行的一种装饰技法。

哥窑镶铜葵口盘(元)

盘呈六瓣葵花形,口沿包镶铜边,釉呈青灰色,釉面遍布开片纹路,外底部有六个支钉痕,露出黑褐色胎体。此盘在造型、釉色、开片等特征上都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发现的元代瓷器相似。1998-2001 年发掘的老虎洞窑址是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生产地点,窑址还出土了元代烧造的瓷器,釉色呈青灰或灰中泛黄,
玻璃质感较强,有较多开片,此类瓷器在安徽、江苏等地的元墓中都有发现。这些器物的发现也为探寻哥窑提供了新线索。有关哥窑,宋代并无文献记载,最早记载见于元代,明清记述渐多。哥窑瓷器主要特征为:胎色深,多呈黑褐色,釉色多为粉青或灰青,釉面开片,口沿隐显胎色,圈足露胎,故有“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之称。关于哥窑的地点和创烧年代至今仍存在争议,地点主要有浙江龙泉、杭州凤凰山下之说,创烧年代有南宋、元代等观点。目前称为哥窑瓷器的主要可分三类:一、北京和台北故官以及各大博物馆所藏的传世哥窑瓷器;二、龙泉地区的龙泉黑胎青瓷;三、仿官窑的哥窑瓷,以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元代层出土的器物为代表。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像(元)

头戴宝冠,面颊圆润,上身披挂璎珞,左手握一物,似为梵经,右手抬起,手指微曲,掌心向前。下身着莲辦纹短裙,赤足站立。胎质坚细,釉色莹润,雕塑细腻精妙,为景德镇窑制品。北宋初年,景德镇在青瓷烧造技术基础上,创烧出青白瓷,以胎质致密膩白、釉色青白淡雅、釉面莹润如玉而独具风格。青白瓷在宋元时期叫“青白”,入清以后称“影青”。宋至元代,景德镇青白瓷保持了兴盛发展的态势,尤以湖田窑青白瓷品质最佳。产品类型丰富,包括大量生活日用器皿、陈设用瓷。雕塑瓷也是重要品类之一,以瓷枕为多见,还有随葬专用的人物俑、动物俑、魂瓶等明器。人物雕塑则以道教、佛教人物为主,除少数瓷俑采用模型成形外,多以手捏和线刻相结合,类似“面塑”的制作技法,精工细致,造型优美,极富神韵。

象牙圆雕说书艺人(清)

以整块象牙精雕而成,艺人身着大襟长褂,衣袖宽大,衣襟、袖口均饰荷花、水波纹,坐于石凳上,眯眼斜视,面带微笑,左手托鼓,右手持鼓槌,作欲击鼓状。艺人面部表情生动,似侃侃而说,又似唱到精彩之处,衣纹褶皱、眼角皱纹、嘴边胡茬、头顶发茬皆雕刻精细自然。身前矮桌上置书一卷,桌下4只小狮在孔中顾盼穿梭,憨态可掬。采用了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雕工考究,细观之可见象牙自身细纹。明清时期,随着竹木雕刻艺术的莲勃发展,以象牙为材料的牙雕技艺也日臻成熟,雕刻艺人在融入竹木角雕刻技法的同时,保留了象牙的自身特点,以其洁白玲珑、温润典雅的风貌取胜。当时在官廷内专设工场,雕刻工艺细膩繁复,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照绘画笔意,着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以典雅高贵风格著称。

木雕铁拐李(清)

以黄杨木雕就,铁拐李身背草帽卷席,腰挂拂尘,右脚着草履,右手持拐,左脚赤足踩搁于拐上,左手执壶,仰面张口,承接壶嘴流出的酒。运用了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须发、牙齿、凸起的骨路、结实有力的肌肉,皆刻划细腻逼真,人物衣袂飘飘,形态生动,个性突出。

犀角杯(明)

龙纹玉带板(明)

玉带是镶缀玉片(玉带板)束于腰间的革带。一股分三个部分:鞓、銙、䤩尾。鞓,即革带(皮带),自宋代以降,带鞓也有布帛质地的;镶在带两端的带板叫“䤩尾”,也称“獭尾”“挞尾〞“鱼尾”,起初用来保护鞓端,渐渐变为玉带上不可缺少的装饰物;玉带中间的带板叫“銙”,有方形、桃心形等,有的铸孔或附环,用以悬挂物件。唐代根据銙的数目来称带,如“十三銙带”。束带用玉,肇始于唐。唐代以玉带入官服,以带板的质地、纹饰、数量来标示品级高低。自唐至明,历代统治者都将玉带与权力、地位相匹配。明代的玉带形制发展成熟,种类丰富,“蟒袍玉带”成为显赫装束。明式玉带以镶缀 20 枚玉带板最为多见。从实物可见,装上18枚带銙之后,玉带往往比腰腹宽大许多,松垮地拖在腰间。因此,原本做束腰之用的革带,此时已然成了装饰品。

竹雕童子牧牛(清)

黑漆嵌螺钿人物纹酒斗(清)

安徽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的主要工具,有文房四宝之美誉。它们演绎历史更迭,绘就诗书画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培养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它们远播欧亚,让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安徽文房四宝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以来,历代匠人秉承因循物性、道器合一的造物思想,凭借安徽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和人文环境,恪守精益求精、鼎故革新的工匠精神,为世人奉献了无数文房佳品。安徽文房的杰出代表宣笔、徽墨、宣纸、歙砚,以其选料精良、工艺精美、内涵丰富等特性,为古今文人雅士所珍爱,并成为安徽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享誉世界。他们创造出诸葛氏散卓制笔法、张遇油烟制墨法等工艺技法,摸索出以青檀皮造纸、龙尾石制砚等选材经验,充分体现了安徽古代匠人的聪明才智。涌现出诸葛高、汪伯立、程君房、曹素功、曹大三、李少微等笔墨纸砚制作名家,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文房制作的巅峰水平。笔筒、墨床、砚滴、水盂等文房雅器,亦和“四宝”相映成趣,为世人珍藏。文房四宝类文物是安徽博物院的重要收藏,名家荟萃,珍品琳琅。我们期待观众从安徽文房四宝展览中,领略古人的匠心独运与情思雅趣,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咏宣州笔》(唐 · 耿湋):

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毛笔(复制品)

左侧:乌木管红木斗羊毫提笔(清):笔斗系红木制。笔管乌木,乌木又名“黑檀”,木色美观,文质细腻。鼻头笋尖式,肥厚滋润;笔毫为羊毫,性均柔软。

中间:漆木管刻诗文提笔(清):提笔因笔头如斗,又称斗笔,用于悬肘书写大字。清代制作较为盛行,常刻诗词,纹饰于笔杆,装潢精美。

右侧:“道光戊午”款木管抓笔(清):木管,上有“道光戊午”款。抓笔又称揸笔,笔管短粗,一般为鬃毫制成,以五指抓握,专为书写匾额、横幅大字。

左侧:方形竹管竹石图笔(清)

右侧:象牙刻山水管笔(清):笔杆通体象牙,笔套刻梅、竹图;笔杆刻山水图景。此笔材质坚硬、细腻,极为珍贵。以象牙制作的毛笔,在古时多为皇室用品,但文人巨卿、富商大贾为彰显高贵富有,也常用象牙杆笔。

毛笔结构图

左侧:鹿角杆笔(清)、右侧:漆木管鬃毫提笔(清)

左侧:象牙管兰花图笔(清)、右侧:象牙管菊石图笔(清)

“大明万历年制”青花瓷管笔(明)

明清徽墨三大流派:歙县派、休宁派、婺源派。

歙县派:制作上不惜工本,原料选择标准严苛,纹饰、墨式花样繁多,多以制作贡墨和名家定制墨为主。

休宁派:制墨经验丰富,技法超群,讲求绚丽精致,善用髹彩、漆皮等装饰技法,更是首创徽墨新样式 —— “集锦墨”。

婺源派:婺源是徽墨烟料的主要供应地,成本低、工价低,所制之墨朴实无华,器型、纹饰简单大方。

方于鲁制仙桃形墨(明)

墨为剖面桃形,墨正面一侧填金阴文隶书“庚子年甲申月丁酉日记”;另一侧填金阴文篆书“西王母赐汉武桃 宣和殿”。背面阳文楷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以库藏桃核命大学士宋濂为赋之事。侧款为阳文楷书“方于鲁”。

程君房制百爵图石绿墨(明)

此墨为取材天然石绿的彩墨,多用于绘画。此墨正面为阴文楷书填金“题丁南羽百爵图”和阳文楷书七言诗,背面镌刻百雀图,“雀”通“爵”,百雀图即百爵图。墨一侧为阳文楷书“天启元年程君房制”。

左侧:胡开文制“宫保草疏”墨(清)

此墨正面阴文描金“宫保草疏之墨”“三晋福星”;背面有描金梅花图案,左上角阴文描金“暗香浮动月黄昏”;一侧为“徽州胡开文按易水法制”,一侧为“顶烟”。“暗香浮动月黄昏”取自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明代尊称太子太保为宫保,后泛指明、清官员的虚衔,草疏则为拟写奏章之意。

右侧:胡开文制“明光耀彩”墨(清)

此墨正面阴文填金“明光耀彩”,背面阴文填金“徽州胡开文制”,两面均以描金龙纹装饰。顶款为阳文楷书“五石清烟”。

詹正元制“国宝”墨(清)

此墨通体漱金,雕蟠龙戏珠图案,蟠龙张牙舞爪,龙身绕柱盘曲而上。龙首上方填绿阳文楷书“国宝”二字,蟠龙上下各以一圈花卉为装饰,顶款为阳文楷书“超顶烟詹正元制”。

历代油烟墨配方(部分)

厚硬黄纸 —— 金粟山藏经纸残页(宋)

此经卷为皮料所制,纸背楷书“金粟山藏经纸”六字朱文。纸张历经千年,依然黄艳硬韧,墨色如初。硬黄纸是在黄檗染药纸基础上再加工的一种蜡质涂布纸,金粟山藏经纸即为其中一种。其诞生于宋,原料多为麻纸或皮纸。此纸内外施蜡、砑光而加硬,黄药濡染而发黄,纸质厚重,甚为名贵。

加贝云母笺 —— 曹鉴冰《翎毛花卉》册

云母笺为明代出现的一种特殊加工纸品,因所用材料而得名。其选用上等纸品,将研碎的天然云母粉末掺以贝粉,以胶混合后涂于纸面而制成。成品纸张能浮现亮白光泽,有银光闪烁之感。加贝云母笺手感爽滑,纸面光亮如镜,其色与珍珠表层无异,此因与云母中掺入的贝粉含量较多有关。

书房

青瓷羊形器(南北朝)

羊呈跪形,直颈,鼓腹,角向后弯曲置于耳上。羊的背部正中和肩左右各有一个管状流,可从流口注水到砚台内,也可作为笔插使用。釉色青灰,有细微冰裂纹,底不施釉。

“岭南画派”是十九世纪末中国画坛上颇具影响的画派之一。

欧豪年的美术作品展

欧豪年先生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重视写生,善画山水、花鸟、人物、畜兽,先生的山水画脱胎于传统,融北派之雄强,南宗之秀润,形成了浑朴苍健的独特画风。他继承“岭南画派”的风格,重视表现空间
的透视感,同时也借用西方光影透视的技法,增强了新的视觉经验,注意光感和空气感。欧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常把自己的心胸、怀抱融入进去,注重气氛的传达及笔墨造型的简化,其画作既充满了大自然的澎湃生气,也显露着对祖国人文、历史、山河的热爱。其人物画以古装人物为主,表现为粗笔豪放的写意画风,作品中常出现手提墨笔、奋笔直书的文士形象。欧豪年先生对于花鸟、畜兽的题材也颇为钟意,其作品中的翎毛走兽,造型精准、布局巧妙、气魄流畅,所呈现出来的雄健俊美、苍浑壮阔的审美格调让观者
为之震撼。

细雨骑驴入剑门(1977年)

桂林渔家(2006年)

山村雪霁(2006年)

月梅(2007年):暗香浮动月黄昏,岭南欧豪年画。

白牡丹(2013年)

一树梅花一放翁(2014年)

林逋梅鹤(2014年)

黄山迎客松(2004年):黄山信美玉屏峰,此日重登已隆冬。既赏琼光千仞雪,更欣迎送有高松。

寒江钓雪(2005年)

水墨烟波七言联(2010年):水墨山成多得意,烟波人老不知名。

“融汇四方,光耀江淮”特展

安徽江淮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方文化交流、传播和碰撞的重要区域。商周时期,本地土著文化逐步凸显。西周初年,周公东征,东夷部分族群向南迁移至江淮地区,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建立舒、舒庸、舒鸠、舒蓼、舒龙等群舒方国,形成了以兽首鼎、曲柄盉等为典型器物的群舒文化。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江淮地区是吴楚等国争夺的主要战场。群舒国小而势微,周旋于各大国之间,终为楚所灭。群舒文化根植于安徽江淮地区土著文化,承袭中原文化,与周边的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不断融合渗透,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

兽面纹铜觥(商、山西晋中旌介商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龙纹矩钮铜盖鼎(春秋、公安厅移交、安徽博物院藏)

兽面纹龙鋬铜匜(春秋、山东肥城小王庄出土、山东博物馆藏)

兽面铜鼎(春秋、舒城五里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夔纹矩钮铜盖鼎(春秋、舒城凤凰嘴出土、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藏)

兽首铜鼎(春秋、舒城河口出土、六安市文物保护中心(皖西博物馆)藏)

兽面铜鼎(春秋、寿县肖严湖出土、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博物馆)藏)

兽面铜鼎(春秋、江苏邳州九女墩3号墓出土、邳州市博物馆藏)

蟠虺纹提粱铜鐎盉(春秋、河南淅川下寺3号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

鸟首形铜饰(春秋、繁昌汤家山出土、繁昌区博物馆藏)

铜牺尊(春秋、青阳汪村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小口铜鼎(战国、浙江绍兴30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兽首铜鼎(战国、浙江绍兴西施山遗址采集、绍兴博物馆藏)

兽首原始瓷鼎(战国、浙江绍兴柯桥出土、绍兴博物馆藏)

原始瓷鐎盉(战国、浙江绍兴柯桥区剑灶村上灶砖瓦厂送交、绍兴博物馆藏)

安徽省博物院吉祥物 —— 安小博

绿釉龙纹脊吻(明、凤阳县明中都遗址出土)

白釉仰荷注子(五代、1956年合肥市西郊南唐保大四年(946)墓出土)

箫窑动物瓷塑(金、1985年萧县白土镇萧窑窑址出土、萧县博物馆藏)

中午12时05分,逛完安徽博物院,换乘地铁去四牌楼,去银泰百货吃中午饭。

从银泰百货眺望合肥街区景

那么热的天,必定要来一杯柠檬茶。

就是拧 —— 手打柠檬茶,解解乏。

街道一瞥,感受他城的烟火气。

相关文章

体验记,首乘东方航空 C919
成都记,宽窄巷、忆东郊
 夜游平江路,梦回姑苏繁华夜
合肥记,明教寺、古逍遥津
合肥记,安徽博物院(上)
黄山,西海大峡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