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记,天一阁月湖

2024-01-26 610 0

月湖公园的“月湖仙子”雕塑柱

中间的便是宁波第二中学(竹洲校区)

夕阳映衬下的月湖显得添了几分的温暖

踏过风雨桥便来到了竹海~

夕阳西下的月湖仙子和宁波站同框~

波光粼粼的湖面,前面不远处便是湖心西桥~

位于月湖湖心东桥侧的杨宅,宅院内池塘、亭、假山尽有。

戏台

屋脊上的祈福词 —— 国泰民安

海曙月湖美术馆,免费开放,但是这个点已经过了开放时间段。

透过月洞门很是应景的视角

落日的余晖照耀在亭廊轩榭~

古湖心寺旧址,现在里面已经变成了一家香水店,不禁让人唏嘘。

月湖桥

二〇〇一年九月,日本国益田市赠的石灯。

月圆

宁波廉文化博物院

也是错过了开放时间点,这里原来是袁宅。位于宁波海曙区月湖花屿现存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较大。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正厅、左右厢房、偏房(包括张时彻祠堂)等。大门朝西,边门前有一砚池上架小石桥。上题“竹庐”的月洞门、马头墙、重檐硬山式屋面和饰有车木栏杆的大厅等颇有特色,系清道光时期建筑。

此宅原主人袁仰周官至道台,其“静远仙馆”所藏书画数百种。袁氏系宋淳熙四先生之一袁燮之后裔,乃名门之后。清代十大文学家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并名其居处为“枕湖草堂”,与甬上文人结社吟诗。据口碑调查,袁家后裔中有几人在香港。

这么窄的侧门,怕是即便一个人都要侧着身进出。

落日余晖透过树枝的间隙,在墙上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画卷。

吴冠中的《双燕》观景台

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双燕》明确地表达了东方情思,即使双燕飞去,乡情依然。

—— 吴冠中

“瀛洲接武”石牌坊,“瀛洲接武”坊是宁波城区内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石牌坊,至今仍屹立在柳汀街上,位于关帝庙、居士林和贺秘监祠的南侧。牌坊右上侧刻有“钦差提督军务巡抚浙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甘士价、高举”,甘士价和高举便是前后两任浙江巡抚的名字。

当时为什么要立这块牌坊呢?是这样的: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陆世科、李康先等17位宁波籍学子同时考中举人,在宁波城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时任浙江巡抚甘士价为预祝这17位举人今后能像唐代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学士”那样得到朝廷的重用,打算为他们建造一座三间四柱的“瀛洲接武”坊。不过,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甘士价于万历三十六年五月离职,在他的任期中并没有建成这一牌坊。直到万历三十九(1611年)年,高举在任的时候,以甘士价和他两人的名义建造了“瀛洲接武”坊。

为何明朝的浙江最高军政长官巡抚会跑到宁波来建牌坊呢?因为明朝的浙江巡抚是杭州、镇海(明时称“定海”)两驻。明朝原本采取三司制,但三权不统摄极不利于应付地方上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因此中央派遣官员协调地方三司、统一事权就势在必行,这就出现了巡抚。明朝中期开始,都察院钦差都御史到地方出任巡抚逐渐成为定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来,浙江巡抚成为定设官员,形成了战时、汛期驻镇海,汛毕驻杭州的惯例。“巡抚浙江”是指巡抚可以节制地方三司;“提督军务”是指巡抚可以管军权,以文制武,节制武职钦差总兵官。

到清代,据乾隆《镇海县志》记载,浙江巡抚府位于镇海县东,今鼓韵花苑小区的位置。衙门前有表明巡抚职权的“文武总宪”坊和表明巡抚志向的“江海澄清”坊。

曲桥

三圣殿

芳草洲,甬商文化园,浙江省新时代社会组织研修院。

作为月湖上的小岛屿之一,芳草洲内的园林建筑、植被独具生机。

“杨文元书院”西门,两侧题有:赏菊莫忘楼学士,吟诗可有沈先生。

腊梅花开,芳香自来。

十分出片的“碧上亭”

宝奎桥畔此景,虽已是寒冬,但还是能感受到充满活力的气息。

相关文章

体验记,首乘东方航空 C919
成都记,成都博物馆
成都记,武侯祠
成都记,宽窄巷、忆东郊
 夜游平江路,梦回姑苏繁华夜
合肥记,明教寺、古逍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