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记,博物馆

2022-12-07 666 0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204号,成立于1960年1月1日,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府。2006年10月6日,由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本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本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是收藏、展示、研究、传播苏州历史、文化、艺术的地方性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共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四个基本陈列,馆藏藏品总数24729件/套,珍贵文物9647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596件/套,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工艺品见长。2008年5月,苏州博物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来源百度百科】

进入场馆,需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博物馆建筑设计新颖独特。

馆内的假山

博物馆的屋顶风格

苏州博物馆平面图

六边窗

回眸五十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养生思想与保存技术,完整的棺椁结构和复杂的包裹技术不仅为锦绣华美的丝织品提供了绝佳的保存环境,也奇迹般地保留了驮侯夫人的遗体,这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具年代久远,保存完好的软体湿尸,学界将此类古尸统一命名为“马王堆尸”。而养生类简牍也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活观念,展示了汉代人从一而终的养生观念,亦对后世的医疗和保健思想有所启迪。

《阴阳五行》乙篇,其内容主要是以干支、月令、五行、五音、四时、二十八宿等占验出行,嫁娶,祭祀,攻战等方面的记录。

幸追墓T形帛画

帛书《胎产书》与《禹藏埋胞图》同抄在一起,两图位于上部,文字在下部。内容包括十个月胚胎形成及产妇调养,胞衣处理和埋藏、胎孕男女选择、药物治疗不孕、产后母子保健法等。

云纹漆匜(yí),盥(guàn)洗用具,匜为浇水水器。奉匜沃盥为先秦祭祀、宴飨(xiǎng)前重要礼仪。通常贵族洗手时,由老少两人在旁辅助,长者用匜中清水自上而下为贵族浇手,少者则捧盘或盂承接用过的废水。此种礼仪仅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行于东周。

漆绘陶钫,盛酒器。钫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壶。器身灰陶合模制成。盝(lù)顶形盖,鼓腹高足,肩有铺首。器表黑漆地上用黄、绿、银灰色饰卷云纹,回首凤鸟左顾右盼。昂首立凤穿梭其中,充满了活力。

“鹿脯笥”木牌,与“黄卷笥”木牌;“鹿脯笥”木牌:扁平薄木片,上部作半圆形,正面涂黑,有两系绳小孔,下部呈长方形,墨书“鹿脯笥”三字,表明其所系竹笥内盛放的为“鹿脯”。“脯”是肉干的意思。“黄卷笥”木牌:糕点竹笥标牌,此木牌墨书“黄卷笥”三字。轪(dài)侯家食用的糕点有白米糕、稻米糕、麦米糕等。“黄卷”是用黑大豆制作的糕点。

双尖翘头方履,履即鞋,马王堆汉墓共出土丝履无双,形制相同,都是双尖翘头方履。鞋面为丝缕、底用麻线编成。这种鞋当时较为常见,东汉以后大兴,贵贱均可穿。汉乐府古诗《孔雀东南飞》有“足下蹑丝履”“揽裙脱丝履”等诗句。

女金冠,元代曹氏墓出土,此冠用极其纤细的竹丝编结成网格状冠壳,用藤或竹条作为内外边圈,以丝线扎固,再在冠壳表面蒙麻及黄薄绢。冠上缀贴孔雀羽毛,出土时色彩尚鲜艳,现已残存较少。

忠靖冠,明代王锡爵墓出土,忠靖也作“忠静”,明代嘉靖年间制定的官帽之一。此顶忠靖冠是陪葬之物,黑素绒面,麻布里,后有二山,冠顶方平而中略高。冠上五染和两旁如意纹自双侧盘及冠后,各压以金线,冠边以金线缘之。四品以下不用金线,改用浅色丝线。

玛瑙透雕饰件,此饰件为不规则形,质地为玛瑙,采用镂雕、高浮雕、钻洞等技法,两面镂雕,刻画松下老者与鹿的生动形象。因材施艺、设计巧妙、形象生动、刻画周详,与玛瑙肌理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定窑六出大碗,定窑创烧于唐代后期,宋代发展到鼎盛,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为北方白瓷的代表。此定窑碗形体较大,碗口形似六朵花瓣,通体施白釉,色如象牙,质若羊脂,温润匀净。

釉陶鸡窝与陶屋,东汉时期丧舞制度更为世俗化,墓中出现了反映贵族和庄园地主生前享用的庭院、楼阁、禽畜、舞乐百戏、生前玩好等陶塑明器。禽畜俑常见的有鸡、犬、猪、羊等,形象逼真。这是人们祈求田园富庶、六畜兴旺美好愿望的反映,他们生前富有,死后仍想过上同样的生活。

青瓷壶,青瓷,是以铁元素为着色剂,高温烧制而成,始于汉代,六朝时江浙一带发展迅速。越窑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有的胎较疏松而呈淡黄色。釉以淡青为主,间或有青黄釉、黄釉,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纹饰有弦纹、水波纹等。

青瓷罐

青瓷五联罐,由主罐附加五个小罐组成,主罐和附罐连通。通体施酱釉,有剥釉现象。五联罐又称五谷罐、魂瓶等,是汉晋时期流行于江浙的典型随葬品之一。出士地与孙坚夫妇及
孙策墓”在盘门外三里”的文献记载非常接近。

网纹双耳青瓷罐、直筒形青瓷罐

陶生肖俑(虎、羊、鼠)

石榴树

青铜鼎,战国时期,楚式鼎,盖上三立兽,及铺首衔环,子榫口,口沿下饰雷纹、弦纹。双耳,耳内外饰陶纹一周,圆底,底下有烟炱痕迹。牛蹄足,足根饰蟠螭纹,兽面。出土时鼎内盛有骨骼,经上海自然博物馆鉴定为幼豕。鼎展饪食器,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青铜剑,东周时期

青铜壶,战国时期。古代盛酒器,常与饮酒器配套使用。商代开始出现。1975年12月,在苏州虎丘“千墩坟”战国墓同时出土了铜鼎2件,铜壶、豆、鉴、匜各一件。

从上到下,依次是复合剑(战国)、菱形暗格纹剑(春秋)、越王州句剑(战国)。

  • 复合剑(战国):此复合铜剑为圆盘形剑首,剑柄处饰双箍,剑身中部起菱形脊,剑刃锋利。“复合剑”为“吴越铸剑三绝”之一,即对青铜器采用二次浇铸的铸造方法,使用配比不同的铜料,形成脊部低锡、韧性强,而刃部锋利度高的特点,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先进的青铜合金技术和镇铸技术。
  • 菱形暗格纹剑(春秋):这件兵器铸造于春秋晚期,剑身满饰双线菱形暗格纹,排列有序,极富美感。菱形暗格纹是“吴越铸剑三绝”之一,有“无感”和“有感”之分,“无感’为手指划过依然感觉平滑,“有感〞则是能明显感觉到菱形纹理。菱形暗格纹一般认为是由富锡区氧化而成,其制作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意见。
  • 越王州句剑(战国):剑身细长,有束腰,宽厚格,圆盘首。格两面铸有鸟虫书“勾州越王州勾/剑用作自自作用剑”铭文,州勾是勾践曾孙。圆盘形剑首同心圆由多圈薄壁凸棱组成,间距均匀规整,同心圆底槽布有细绳纹。这种技术即“吴越铸剑三绝”之一的“同心圆纹”。

黑皮陶罐,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钺,半透明,茶绿色,琢磨精致,通体拋光。扁薄长方形,上部中间有一对钻小圆孔,弧刃未开刃。正背面可见弧线切割痕。钺是古代兵器,常用于仪仗,有时也被当作王权的标识物。良渚文化的钺有石钺和玉钺两种,玉钺更为稀少珍贵。

红陶圈足盘,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

宽把陶杯,此器为泥质黑皮陶,鸭嘴形流,简形腹,矮圈足。通体菱形网格状内饰鸟形刻纹,鸭嘴形流下以及圈足有稻穗纹样,肩及下腹附一宽把。该陶杯纹饰繁复,制作精良,充分反映了良渚先民高超的制陶水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真珠舍利宝幢,北宋时期。

吴中风雅,在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文人的集体记忆中,苏州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地位。这不仅因为苏州是山川钜丽、 风土清嘉的江南奥壤;声明文物、群彦汪洋的人文渊薮;商贾辐辏、百货骈阅的繁华都会;更为具体而感观的则是麋鹿姑苏的吊古幽情、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闲隐君子的雅人深致,乃至衣服屋宇的穷板华靡、饮食器皿的备求工巧、俳优伎乐的恒舞酣歌、宴会游戏的殆无虚日等诸如此类的苏州物质文化与消费生活的城市印象。而囊橐这些集体记忆中的碎金屑玉的明清苏州,在文人们心目中俨然是世间文人文化的主持、天下风雅活动的主持。

案台

明书斋陈设,如何营构一个迥俗的读书空间,并配之以雅致的家具及器物陈设,经营起一个兼具知性与美感的书斋生活世界,这对于明代中期以来普遍的文人来说,甚至己成为比读书本身更为重要的追求。我们现在仍可从当时大量的文人闲赏类著述中,感受到这种富有意蕴的文人优雅生活方式的具体内涵,甚至是纤悉毕具的细节。
出身于苏州风雅世家的晚明文震亨,著《长物志》十二卷,分述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面、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其中一卷记载了家具二十余件,一一都有详细的造型、尺寸、装饰和做法,并专设一卷论述室内陈设,美化功用,擘划雅俗,其“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家居设计美学倾向,正是当时文人的共识。这便是后世所谓“明式家具〞风格形成的文化因素,也是“明式家具”文人气质的由来。

均窑红斑胆瓶,元代。小唇口外卷边,细长颈,胆形瓶腹,圈足。器身满施月白釉,施釉不到底,器身有大小多块窑变红斑。钧窑的这种红斑,是由于青蓝色釉中三价铁的青色和铜的红色合成而形成的,有如蓝天中晚霞,即所谓“钧红”。

磁州窑白地黑、褐彩观音坐像。

陶冶之珍,瓷器。当古玩鉴藏之风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朝野翕然的时候,明清文人以其精练于鉴识品第的文化资本,参与了古玩市场化的进程,乃至于居间谋利,甚而成为定义雅俗,操纵风向的主导者。古玩的不可多得及日少一目,古窑器的脆薄易损,供需便趋失衡,遂使一些绝妙的伪造品,乃至精巧的“时玩”,得以大量填充其间,竟也随即成了市场的新宠,身价百倍起来。
明末王世贞、沈德符都对沈周等时人的书画和宣德、永乐、成化的时窑的行情暴涨,表达了他们的诧异之情,并同声指为吴人滥觞,徽人波靡,这也恰恰隐示出文人于商人相生相克的窘境来,这便又促使文人不断去重新诠释、辦证雅俗,商人也便愈发紧随着去擦拭这中间的划线,似是反复。现在看来,当时的以明清瓷器作为“时玩”,是别趣于古玩的,明永乐、宣德、万历的青花,成化的斗彩,万历的五彩,乃至清康、雍、乾三代的彩绘、色釉瓷,无不是前人难以想见的绝伦精美,其经典的魅力,时尚而永恒。当时主天下风雅的趋时的苏州文人,倒果然有着开放的胸臆及远瞻的实力。

仿哥釉露胎达摩立像,清,雍正时期。

白釉盘口瓶,清,雍正时期。

粉彩百鹿尊,清,光绪时期。圆口,溜肩,腹部饱满浑圆,圈足。肩部饰对称鹿头耳。外壁粉彩满绘山水百鹿,构图紧密,绘画细膩,梅花鹿群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此种器形因似倒置的鹿头,而称为“鹿头尊”,又因常以百鹿图为装饰,又名“百鹿尊”。

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渔船系整块和田玉雕成,玉色乳白,有黄色沁斑。运用阴刻、阳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刻划了一组渔家乐的生活场面,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了清代中期高超的琢玉工艺水平。

白玉双龙耳杯,玉色通体一致,杯身与底足光素无纹饰,杯壁薄透,双耳雕琢螭龙,口啣杯沿,四足攀壁,体态生动,龙脊及后腿外沿饰浅酱色玉皮,饶有风趣。此杯造型端庄,形态自然,雕刻精湛,表现出清代琢玉技艺和时代风貌。

竹刻松林采药图笔筒,整器呈深枣红色,直筒微内收,底部附有矮足。筒身周壁精雕深刻古松蟠曲,巨木参天,画面主体表现林间妇人采药,神态怡然,其余异兽、枝叶、山石等细部立体、逼真。布景繁而有序,疏密有致,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路财神

博物馆的外观构造

位于博物馆东侧的藏书楼

藏书楼

屋脊

院内的石榴树

太平天国礼拜堂,太平天国不单设礼拜堂,而是以主要公署和王府中特别建造的圣殿。

大炮

清两江总督曾国藩撰并书湘军太平门破城缺口碑拓片。以及1863年10月17日,忠王李秀成慕王谭绍光复英国会带“常胜军”戈登书。

军事会议厅,忠王在府中召开会议,讨论全年的军事行动计划。出席忠王会议的诸领袖全部穿戴着朝冠朝服,忠王本人也戴着美丽的王冠,除天王外,只有忠王一人是戴着真金的王冠的。

客厅

鲜红色的门框

石案上的假山

四合院的家具

院内的池塘,金鱼嬉戏

古戏台,两侧题有“冀北人文,风云龙虎;江南春色,歌舞楼台”。

卧虬堂

曲房

天公不作美,要下雨。

太平天国

忠王府正门匾额

由于时间上很赶,所以博物馆只是逛了一半差不多,剩余的下次再来继续逛吧。

相关文章

宁波记,天一阁博物院(下)
宁波记,天一阁博物院(上)
宁波记,鼓楼、老外滩
宁波记,天一阁月湖
宁波博物馆:“阿拉”老宁波 — 民俗风物陈列
宁波博物馆:宁波历史陈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