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舆论的三个共识

2022-12-16 3,572 2

美国的《考利尔百科全书》中对舆论的定义:“舆论是相当数量的人们对公开报道的事件、人物或事情的一组观察、意见和信念”。

舆论是聚集的:

舆论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没有网络外接,一个人关在屋里无论怎么表达,都不是舆论。一些定义甚至直接出现“集合”“汇集”“综合”“总和”这样的字眼:“舆论不一定是要有一致的结论,它包含有各方面的意见,正的,反的,多数的,以及少数的。”舆论是对某一事件各种意见的集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舆论的定义:“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史密斯(C.W.Smith)在1939年指出:“除非人民中大多数人同意政府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否则,便没有任何值得称为舆论的东西”。如果个人意见不是类似到所能够汇集在一起,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

亨·奈西对舆论所做的定义:“舆论是绝大多数人对一个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所表示出来的意见的综合。”

黑格尔的定义特别值得关注:“个人所享有的形式的主观自由在于,对普遍事务具有他特有的判断、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表达。这种自由,集合地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公共舆论”。

以上有关舆论的这三个共识,正好对应着舆论的三大特征:能量性、公开性和集合性。

舆论定义的三大共识中,最没有争议的就是能量性特征,便以从其能量性作为新定义的逻辑起点。从三个层次进行逻辑推演。

第一层次逻辑推演:

首先必须明确舆论的本体和客体是什么?

舆论是有力量的,那么,舆论的本体应该体现出能量性特征。能量可以度量,舆论本体的概念最好可以形成类似温度,高度,力度这样的“**度”组合。过往舆论定义出现频率最多的本体概念主要是信念、态度、意见、看法、观点等。这些词汇都不能与“度”进行组合。意见、态度可以区分出支持与反对,虽然“支持”可以与“度”组合成“支持度”,但“支持度”只不过是意见态度的一个部分,并不能完整的表达舆论的全部力量。

在国际舆论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表态,它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这种关注虽然没有明显的观点与倾向,但仍然展示了一种力量。有关舆论的力量,运用最多的测量就是“关注度”,关注度全面覆盖了人们对一个对象的全部态度,无论是支持抑或是反对。当人们表达要借助舆论给对方压力时,最常用的句子不是“我要让媒体反对你”,而是“我要让媒体曝光你”。一个事件,无须表明态度或意见,只要曝光,就足以形成舆论压力。曝光引发关注,是舆论最初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压力施加。

李普曼曾把新闻机构比作探照灯光束:

“它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照亮”就是关注。关注就是一种力量,人们在众目睽睽下,会产生心理压力。关注,可以进行度量,我们常见的阅读量,点击数,就是关注度的表现。关注不仅有强度,热度的区分,还有深度,广度与长度的区别。

于是我们找到了舆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那就是关注,它是舆论世界最小的细胞,也是舆论的存在形式。关注就是舆论的本体。关注开始,舆论产生;关注持续,舆论进行;关注变化,舆论运动;关注消失,舆论终结。任何关注都是在一定时空展现与运动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无论舆论的定义有多少种,但几乎所有的学者和公众意见的操纵者,都同意舆论的含义至少包括四个因素:一是必须有一个问题;二是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三是在这些意见中至少要有某种一致性;四是这种一致的意见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

“关注”一定是有对象的,没有对象的关注就不可能产生舆论。可见,对象(客体)才是舆论得以存在的前提。事实上,舆论的客体可以是任何东西,可以是现实,也可以是历史,甚至是未来。它不一定是物理存在,它可以是虚拟的,它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可以是谣言。任何一个对象,被人们所关注,它就是可以是舆论的客体。

所以舆论的定义可以扩展为舆论是一种对任一对象的关注。这个定义很好地解释了舆论的第一大分歧——舆论的一致与不一致。为什么在一致性上有分歧?根源在于舆论的客体(对象)是一致性的,而舆论的本体(关注)是不一致的。

舆论的一致性,表现在它关注的对象是一致的,但关注本身却可以是不同意见的集合,舆论的一致性指的是舆论主体对客体的共同关注,而不是舆论主体对客体的共同意见。

相关文章

《闲话中国人》看不懂的中国人
《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舆论是怎样的世界
《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
《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第二、三层次逻辑推演
《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弱传播:舆论世界的法则
《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传播改变人生

评论(2)

回复 在下厦门人 取消回复